「大事隨心,小事理性」,
是我在<人生半熟:30歲後,我逐漸明白的一些事>這本書中,
獲得的一個很珍貴的啟發。

( 博客來 金石堂 讀冊 )
先說一下<人生半熟:30歲後,我逐漸明白的一些事>這本書,我非常喜歡,
算是在我的kobo閱讀器中常常一翻再翻的書。
我不是很文學的人,平常其實也不常看太艱澀的文學書,
但是這本書很難得的是作者寬寬文筆詩意,讀起來卻不吃力,
僅會被那些優美又精準的用詞一次次震撼,
字裡行間偶爾搭上一些唐詩字句也完全不突兀,卻更有畫面。

(2021.09.01攝於九份 不厭亭)
作者寬寬,看清自己渴望的生活,舉家移居到中國雲南大理,
過著外在簡單、內在豐盈的生活,這本書是30幾歲的她的許多體會。
二十七篇散文,都是試圖在這喧囂騷動的人生中,避免陷入強顏歡笑的一點努力,試圖架設一種經過選擇的生活。
三十過後,當看不到方向,就自己成為方向,看不到光明,就自己成為光明,這不是狂妄,而是擔當。
— <人生半熟:30歲後,我逐漸明白的一些事>書籍文案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段落是關於自由的描寫,
之前有分享在 日日是好日 隨遇而安的平靜慢生活 這篇文章中。
而這篇文想分享的是書中「遵從天啟,持戒而行」這篇散文中的啟發。
大事 和 小事
所謂的大事,指的是對於人生較有影響的事情,
例如結婚、生子、買房、轉職、創業…等,一般認為影響力較大、能撼動人生的選擇。
而小事,則是每天的那些細碎的日常迴圈,
幾點起床、吃什麼午餐、看什麼書、和什麼人見面…等等,
這些小事要累積足夠的時間,才有辦法看到對人生的實質影響。
你覺得,在決定大事的時候,是要理性一點,還是感性一點呢?
我們大多數普通人,從小聽多了「人生關鍵的就那麼幾步」這種道理,
自然會認為身逢大事,必要百般權衡,千般思量,盡量不要行差踏錯。
而日常小事嘛,「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啦。
— <人生半熟:30歲後,我逐漸明白的一些事>
大事隨心,小事理性
<人生半熟:30歲後,我逐漸明白的一些事>這本書提到,
和直覺相反,「大事隨心,小事理性」,也許才是實現理想人生的方式。
所謂大事隨心,就是在決定那些撼動人生的事情時,
不以利害關係為優先考量,而是遵從我們內心真正的渴望,
或者也可以說,遵從「天啟」。
JK羅琳是在誤點的火車上,「看到」了戴著眼鏡的黑髮小巫師,
村上春樹也是某時某刻,突然冒出「沒準我也能寫小說」的念頭。
我的大神五月天,也是在迷惘未來的狀況下,勇敢選擇了自己的音樂愛好。
他們發現自己想做的事情,
然後,沒給自己太多的設限,他們就開始去做了。
大事隨心,需要信任自己的心,和相信真的有「天啟」這回事,
能抓住瞬間飄來讓心震動一下的聲音。
— <人生半熟:30歲後,我逐漸明白的一些事>
但決定大事後,伴隨而來的那些小事呢?
羅琳為了能在有暖氣的地方專心寫作,每天去咖啡廳寫下了充滿奇幻的巫師世界;
村上春樹也是一天五六小時埋首寫下一字一句,日復一日持續了30多年;
五月天呢?現在是天團的他們,如何一步一腳印走過一個個舞台,都寫在成名在望中。
反而在決定跟隨自己所想之後,他們展現的是面對小事時的紀律和專注。
選擇了一條喜歡的路,就要堅持以最好的姿態走下去。
堅持這件事,從來就不是感性的。
— <人生半熟:30歲後,我逐漸明白的一些事>
即使面對挫折,畢竟是自己真心想做的事情,
也能不埋怨地持續找尋出路、保持動力,努力走下去。
大事隨心,跟著感覺走;小事理性,仰賴鐵一般的紀律。
— <人生半熟:30歲後,我逐漸明白的一些事>
若原本選擇的就已經不是真心渴望的道路,
那那些平凡無奇甚至到無趣的日常例行事項,又怎麼能不帶埋怨地堅持下去呢?

(2019.05.28攝於日月潭)
我想,也許那份真心渴望,加上面對渴望時的逐夢踏實,
才有可能把我們帶到想要的地方。
單純的「喜歡」
人生是一場長跑,大事全然理性,權衡計算,
做了所有的「我應該」,代價常常是壓抑了「我願意」。
— <人生半熟:30歲後,我逐漸明白的一些事>
有時候我們下一個決定,都會需要有許多的「理由」在背後支撐著。
因為這樣比較有前景、因為這樣能賺比較多錢…
我們很容易帶著目的性、衡量得失後去下決定,
甚至想培養個興趣,都會先想著能不能透過這個興趣獲利。
能不能讓單純的喜歡,就成為全部呢?

喜歡,我們才有更多動力去鑽研和創造,
也才能在遇到困難時,想起初衷,耐性突破。
做不喜歡的事情,才是真正浪費時間。
— <有一種工作,叫生活>
我的「喜歡」
目前還是持續被極簡主義吸引的我,
很想在有限的人生中,深刻地了解自己,去蕪存菁。
但什麼是「蕪」,什麼又是「菁」,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答案。
我的目標是希望自己在人生即將走完時,能真心認為不枉此生。
目前我做的主業,是幫製造業的工廠做「智慧製造」專案,
我不能說自己「超喜歡」,但覺得「還算有趣」和「有意義」,
尤其是實質看到客戶使用我們的軟體生產,並發揮出我們預想以上的創造力的時候。
而自己在日常中的那些「喜歡」,
則寄託在了現在這個「小坪數 ‧ 輕盈小日子」的部落格斜槓(?)上。
喜歡有質感的家居生活、療癒收納,
喜歡做各式學習體驗 (插花、折氣球…),
喜歡讀讀書,
喜歡研究極簡主義、斷捨離…

這些「喜歡」,是即使沒有實質獲益,也會樂在其中的事情。
而分享這些事情,偶爾收到同好或網友給的共鳴,讓我更有動力堅持下去,
也是紀錄下這些軌跡的好方法。
所以我切割了部分時間,經營起這個部落格,
(盡量XD)一週兩篇文章,紀錄我的生活體會和學習。
結語
若果現在的你,對於面臨到的抉擇有所疑惑,
或正在過著自己認為痛苦、麻痺、找不到意義的生活,
希望這篇文章,能給你一點點啟發或改變的勇氣。
人生從來沒有標準答案,
了解自己、用心聆聽內心真正的聲音,然後一步步接近更理想的自己。

(2019.05.28攝於日月潭)
也許有人會說,自己被現實壓迫,所以不得已選擇了某個不喜歡的工作,動彈不得。
那是否可以給自己一個機會,抽出一點時間做真正喜歡的事情,
也許就能找到一個新的方向。
改變從來不是一蹴可幾,但沒有那一小步,就永遠不會有改變。
不要等到來生,讓此時此刻 能不虛此生。
—- 五月天<第二人生>
希望我們都能活出自己理想中的人生 : )
和本篇相關的推薦書籍
以下兩本都是我的愛書!也很貼合這篇文章的主題,
作者也都活出了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推薦給大家 : )

( 博客來 金石堂 讀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