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聽雨,雪天觀雪,夏天體驗暑熱,冬天領受刺骨寒風……
調動五官、全心投入,感受那一瞬間。
日日是好日,原來是這個意思。
——森下典子 《日日是好日》
幾個月前我寫過一篇 質感生活 | 放慢腳步走向幸福感爆表的美好生活,這篇應該算是姊妹作(?)吧XD
最近在Neflix上看了一部日本電影,劇名很吸引正在研究美好生活的我,叫作《日日是好日》。
生活中總有些擾亂心思的事件,很想知道怎麼樣的心境,才能讓每個日子都是好日子。
整部片起伏並不多,反而擁有一種安靜淡雅的氣質,著墨於茶道本身的鏡頭不少,也穿插許多大自然的聲音、畫面,看起來很舒服。
主線是女主角典子學習茶道的過程,從模仿開始,先學習形體,後來漸漸迎來更多心靈上的變化。
漸漸地,她能感受到梅雨和秋雨的聲音差異,安靜下來,打開五官專注當下,仔細感受不同日子的種種。
最後悟出了,原來…
活在當下,不帶成見、細細品味生活給的高低起伏,無論是什麼樣的時刻,只要坦然體悟,就能感受到其中的美好。

日日是好日最終的答案,讓我想起了今年農曆過年時,我讀的一本讓我頗有共鳴的書籍。

就是這本 <人生半熟:30歲後,我逐漸明白的一些事>。
我是讀電子書。作者寬寬,從大都市舉家移居美麗的世外桃源(中國雲南大理),她專注於心靈上的打磨和成長,寫出的文章溫柔也觸動人心。
在一個章節中,她提到了何謂「自由」,和上述電影的啟發有些類似之處。
這段我非常喜歡,喜歡到一再回頭看,節錄給你們。
《心經》中一句「心無掛礙」,說盡了我所苦苦追逐的自由。
以我蒼白的覺知來看,心無掛礙就是:
當瑣事纏身時,一件件去理清完成,不起對閒適的渴盼。
當無事可做時,享受身心的靜止,不會在頭腦中生出計畫和對忙碌的渴求。
深切地知曉,人生每一種情境都不會永恆。
住五十平方米的房子時,滿足於小空間的舒適,而不嚮往遼闊。
住二百平方米時,能珍惜所得,而不貪圖更多。
晴天,享受陽光照耀;
雨天,感受溫潤的詩意。
喝到一杯好茶,享受口齒留香的當下,而不生起貪戀下一口的心。
需要賺錢時,不穿著情懷的外衣;
追求情懷時,盡量少計較得失。
坦坦蕩蕩,知行合一,是心無掛礙的前提,是自由可生長的土壤。
我過去常汲汲於獲得一位充滿智慧的上師指引,而今明白,我的每一天的生活,瑣碎或簡單,歡喜或傷感,都是生命的上師。
何時讓心臣服於當下,臣服於生活,臣服於一菜一粥、一念一行,心不為形役,何時便有了自由的可能。
祝福大家都能日日是好日,專注、平穩地 走過珍貴的每一天。
★ 推薦書籍:

( 博客來 金石堂 讀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