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寫的【TOTO免治馬桶】詳細清潔方式分享(自製檸檬酸清潔劑) 這篇文章中,
網友元小科留言說到「我家就是缺少一位像Aya這麼勤勞的人!」,
讓我突然想到自己以前根本一點都不勤於打掃,反而還是對凌亂環境可以視若無睹的人。
印象中是從我媽開始擔任我就讀的國小的「資源回收」志工開始,
對我媽來說任何東西好像都可以留著回收、丟掉可惜,加上她小時候家裡經濟狀況不好,
沒有安全感的狀況下,我家大多物品都因為「以後可以用」而被保存下來,
從小生長在這裡的我,當時並不認為這樣的環境有什麼問題。
印象很深刻的是國中就認識的閨蜜,當年來我房間時,
還會「看不下去」最後動手幫我打掃房間!(我好像該感謝她沒有因此遠離我XD)

以前是和妹妹一起睡,現在雖然也被堆了東西,但比當年好多了
當年的我房間地板上、桌上到處都是東西,衣櫃內也是滿滿的衣服,
明明桌子不小,但我常常因為桌上堆滿東西而無法坐在書桌前做功課;
衣櫃內許多是「從別人家拿回來」的衣服,明明不適合卻還是不會丟掉就堆著;
因為沒地方收納所以堆在地上的東西,可能半年以上都還是在原位。
而這樣的房間,當然灰塵也是不客氣地堆積在閒置的物品上,
而我除了偶爾心血來潮的大掃除外,根本不會想到要打掃。
(重點是掃完後東西還是堆著,頂多換地方放而已)
但現在的我,居然每天會乖乖掃除,而且還樂於研究各種打掃用具或方法。

作者: 近藤麻理惠
一切開始的轉機,
就是從閱讀 近藤麻理惠 的那本<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開始的,
這部分我就不再詳述了,有興趣可以參考下面這篇文章。
※延伸閱讀:極簡 | 從怦然心動到好好生活 我的極簡3階段
而現在這篇文章,我想把重點放在:
為何接觸極簡主義後,我能從一個習慣凌亂環境的人,變成一個「熱愛打掃」的人。
老實說…我自己也覺得很神奇阿~
增加打掃的動力的因素
對清潔明亮的家的憧憬
會開始接觸斷捨離的人,大多是想改善家中環境、對生活環境有一定的憧憬。
我曾在部落格上數次提起,引爆我想打造舒適居家環境的契機,
是一張日本太太(osayosan34)的ig照片。
這張照片顛覆了我對於「家」的想像,
原來這麼漂亮的家,不只存在在樣品屋或日劇中,也可以存在在有兩個小孩的小家庭中。
原來真的有人的家,是可以維持到隨時隨地迎接客人都沒問題。
我開始夢想自己也能住在這樣窗明几淨的家中,
所以當我們真的打造了舒適的新家後,我會想盡力讓這個舒適感維持下去。
真心想珍惜的物品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主旨是透過整理,只留下讓自己怦然心動的物品,
被喜愛的物品圍繞著、支持著生活,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極簡後我更重視放在身邊的物品,會很刻意想要找到真心喜歡的東西。
這樣的東西用起來不只滿足感滿分,也讓我會因此更珍惜它,
所以更願意費心維持這個物品。
我有時在想,怎樣才能稱作「真心喜歡這個東西」,
目前我定義是「若它已經不堪使用要淘汰時,我會想再買一個一模一樣的」,
這樣表示這個物品既是必需品,也在使用過程中非常滿意,才有可能想再購入一個。
身邊有著真正滿意的物品,應該捨不得讓它堆積灰塵或隨手亂丟吧。
髒污明顯
若放眼望去家裡到處都是東西,焦點容易放在那些散落的東西上,
或者已經練到對於散亂視而不見,所以也不可能去注意髒污。
(我以前的狀態就是這樣,想想也是挺厲害的XD)
但若東西減少了,就很容易一眼就注意到髒污。

(放照片順便偷渡一下我家大神///)
無論是水龍頭使用完畢後的水珠,或是浴室膠條上新染上的霉點,
都會因為少了干擾,而被注意到。
注意到時就清掉,就不會累積到需要用強效清潔劑都還無法處理的狀態了。
減少打掃的阻力的因素
打掃用品配置得當
「收納」也是在我看過osayosan34的ig後,就熱衷研究的一個項目。
想要時時維持清潔,就要降低打掃時的阻力,
若我洗好手看到水龍頭和檯面上有水珠,但我還得走好幾步路去拿抹布來擦,
那我絕對是不會擦了~(最後就會累積很多水垢)
但若就近就能拿到抹布,打掃的阻力就會降到最低,
在看到時很容易就「順手」擦一下。

所以目前我都盡量秉持「打掃用品要放順手可得的地方」這個原則來佈置家裡,
無論是抹布、清潔劑、科技海綿、刮水棒、刷子…等等,
都會想盡辦法放在要打掃的區域附近。

可延伸閱讀:4個方法教你用收納技巧 打造飯店風浴室
目前讓我還不滿意的是刷浴室地磚的長柄刷,因為刷子很長也不太好看,
現在放陽台,但這樣就會大幅降低我刷浴室的頻率(因為還要去陽台拿很麻煩),
雖然我家小,但這幾步路真的 差‧很‧多!千萬不要挑戰自己的懶惰心態XD
東西少,打掃更輕鬆
一個檯面上若有10個裝飾品,想擦檯面時必須移動10次,才能擦好,
裝飾品本身也需要擦,所以需要更多時間,想到就累了。
但若檯面上淨空,或只有一樣東西,不但物歸原位變得容易,
打掃時的心力和時間也會大幅降低,幾乎是順手抹過去就可以了。

這其實也是為何我家浴室物品要離開地球表面的最大考量。
放置的東西少,讓打掃輕鬆許多,就更願意去做,
我認為這就是極簡後更願意打掃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也是因為地板盡量淨空,所以才得以讓掃地機器人在我們家跑得很順,
讓掃地機器人可以代替我做我最不喜歡的拖地工作。

適時運用家電用品
極簡後因為精挑細選物品,其實單一物品的預算,可以比以前愛亂買時增高很多。
以前買衣服我一定挑390元之類的,超過覺得貴,
但現在1000多的衣服我也覺得沒關係,因為我很少買,
在意的事情從價格變成是否喜歡、實用、能長久使用,還有家裡放不放的下。
家電用品其實也是,我們納入一個新的家電用品時,
在意的是實用性、美觀、空間等因素,會考量很久才決定迎接它,
迎接後就希望能讓它伴隨我們很多年,
也因此許多的電器,對我們而言不一定平價,但實用性高,大幅提升了我們的生活品質。

幫我們省了不少家事
像現在能夠比較勤勞洗衣服,也是拜洗脫烘的洗衣機之賜,
不然想到要晾我就有點懶得動了。(寫到這裡我發現自己一點都不勤勞XD)
也是因為掃地機器人和洗碗機分擔了我們晚餐後的打掃工作,
我們得以有更多時間清潔桌面、水槽等其他地方。
空間小,維護心力少
目前家裡小小的16坪,除了開放空間外,就只有一間房間和一間浴室。
老實說我很慶幸我們只有一間浴室,雖然偶爾有點不便,
但我實在沒有心力細細維護兩間浴室。

浴室是最容易發霉的地方,又有馬桶等物品,
除了免治馬桶清潔外,我們每天洗完澡也會把水刮掉、稍微擦乾,
有時我會潑水刷整個浴室的地板。
光是一個衛浴,其實就夠我忙的了。
極簡後東西減少,能夠在小宅也住的舒適,
連帶省了打掃的心力和買大房子的錢,是當初沒想到的收穫。
※延伸閱讀:因為小,更能優雅生活─極簡人眼中,小坪數住宅的好處
結語
寫到最後發現我確實還是挺懶惰的(笑)
但也覺得有點勵志~
以前那個房間亂成一團的我從來沒想過,自己可以擁有一個乾淨整潔的家,
而且還敢說打掃是自己的興趣之一,真是太神奇了。
寫完這篇文後,我也再次慶幸自己遇上了極簡主義,
大幅度改變了我的生活模式和心態,
未來也希望繼續奉行這樣簡單的生活方式,並好好維護自己的家,
讓自己能身處怦然心動的環境當中,好好生活 : )
※延伸閱讀:更多極簡主義相關文章
4 留言
我就是那種什麼東西都覺得以後會用到,然後就累積一堆廢物的人(嗨~),
一直到某天突然心血來潮,或是遇到什麼狀況必須來個大掃除時,
才會發現我當時幹嘛留這些?然後心一橫(?)通通丟光,
沒想到丟掉的心情特別好,只是通常我都維持三分鐘,就又繼續屯廢物了(喂~)。
.
或許受到一些日式裝潢和日本高手整理,還有你的文章影響,
發現屯廢物的症狀有少了一些,以前一定會留著的東西,現在都不加思索丟掉,
也因為這樣發現東西少的確整理才不會太難,
現在只希望我的屯物症可以趕快醫治好(笑),朝向跟你一樣的極簡生活啊!
哈哈 我也還在學習中 (畢竟我從小到大也是囤物人啊…),
目前就是很謹慎篩選進入家門的物品,
若是判定不需要的盡快捨掉,才不會突然又堆很多…
.
而且我覺得斷捨離真的是一門無法立刻上手的學問,
會透過不斷的練習和改變思維,
慢慢能捨掉的才會愈來愈多,
我也都是在有動力時就檢視一下有沒有可以捨掉的東西(笑)
大多時候其實還是有點懶的(笑)
一起加油!!
我們家就像你的老家一樣,後多東西進了家門卻從來沒有拿出來,日積月累之後就像你說的,越來越不想打掃,即使整理了也很快又恢復原狀。
雖然我很想利用搬家的機會全丟了,可是在日本丟東西不只花錢,還花精力(預約回收業者排時間,自己搬到指定地點)。
其實歸根究底是自己太懶
哈哈 我懂!!
若是我老家要大整理的話,一定也是個長期又痛苦的工程,
我知道日本廢棄物都要去買劵(?)來貼上去,
而且丟垃圾的規定很多,真的是不容易啊…
.
台灣雖然相較之下好一點,
但有時候想著這麼花心力不如就先留著吧(反正還有地方塞),
最後就變成不想面對的地方了QQ
.
今年初我幫我媽大整理了廚房,老實說結果我並沒有很滿意,
但至少她有檯面可以切菜了…
我最近想找時間回去先把老家的鞋櫃整理一下,該丟的丟一丟,
目前採取 間隔很大段時間+單點突破策略XD
給你參考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