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收納-沒有「家」的物品,註定在家中流浪!廚房上櫃的收納調整

Aya

偷偷放個廣告:Aya家的門簾,獨家販賣中喔!
文章中途「沒有」任何廣告,歡迎慢慢瀏覽~

前陣子,我調整了我們家廚房上櫃的配置,
規劃一個區域,將每日使用的藥品收納進去。

我們已經入住小宅三年,生活是變動的,
觀察家中容易散落的物品,可以稍微推測調整的方向。

調整前:散落的藥袋

去年春天,我確診COVID-19且後遺症很嚴重,因而開啟了看中醫之路,
後續我們開始固定每兩週,去中醫診所報到一次,一次會拿兩週的中藥。

但剛入住的時候,家裡是沒有這些中藥的,當時只規劃在電視櫃放一些備用藥品,
沒特別給予這些「臨時出現」、「每天要吃」的藥品一個專屬的位置,
所以很自然地,因為沒辦法判斷要放哪裡
被拿回來的中藥袋,總是會被丟在中島上。

後來我們開始把藥袋塞到廚房上櫃的縫隙中,一時解決了這個問題。

原本的廚房上櫃收納配置
(詳見文章:一字型廚房收納分享-水槽櫃、吊櫃、廚房大抽屜收納)

但近期身體狀況有些難以控制,有時感冒又多出了西藥,
我也開始受長輩影響,決定固定吃 維他命C 和 維他命D,
讓臨時被拿來放藥袋的縫隙顯得空間不太足夠,東塞西塞也有點凌亂。

調整後:打造專屬「每日藥品區」

從沒有這個必要,到需要特別打造一個「每日藥品區」,
感受到歲月的影響,讓我有點惆悵(泣)

但跟隨著需求調整家中的收納,
還是讓這個每天要拿好幾次的動作順手許多(看起來也美麗許多),
也比較不容易忘記吃藥喔!

個人專屬藥盒 和 共用藥盒

目前經過思考和調整後,我添購了三個盒子。

寬度和深度都挺剛好的
無印良品 聚丙烯檔案盒

我們是兩人家庭,
一人一個藥盒 + 一個共用藥盒,總共三個,
找了寬深都很合適的盒子,剛好可以放入ㄇ字型層架的下方
變成有點像抽屜,往外拉或整盒拿下來,都可以拿取裡面的藥品。

分別在盒子上貼上標籤
左是福先生的,中間是共用,右邊是我的

每個人的藥盒內,當然是自由放自己的藥品,
只要是短期出現的、每天要吃的藥品(中藥、感冒藥…),就一律放在這裡面。

我的藥盒
中藥/西藥都是整包丟進去,再每天拿出當日的份量

若是共用的一些維他命等等,就放在共用藥盒內,
也可按照分量分裝到自己的藥盒裡,方便取用+不會搞不清楚今天吃了沒。
(我本來也覺得忘記有沒有吃也太誇張,但…有時真的會忘記~~!)

共用藥品

藥盒的選擇-無印良品

我評估了幾種不同形式的收納盒,也看過有人用更細緻的分類去分藥品,
最後覺得「把藥袋丟進去即可」比較適合我們,(不太勤勞這樣)
所以要求就是:

1.藥盒本身高度和大小,夠放入至少兩個藥袋。
2.希望不透明,比較美麗。

因為ㄇ字型層架早已購入,所以我是量了它的尺寸,
發現剛好可以放3個無印良品的收納盒
深度也差不多剛好,完全不浪費深度空間
而這個聚丙烯材質的收納盒我很喜歡,很輕且很堅固,就決定是它了!

其實我們家本來就有這款收納盒,只是當時是買半透明款的(照片右邊)
這次裝藥袋比較凌亂,決定買不透明的來放
品名是:MUJI 無印良品 聚丙烯檔案盒.標準型.1/2.白灰.約10x32x12cm

後續我還購入了一個無印良品的透明小分格盒,它可以分成六格,
我就固定把每日要吃的兩顆維他命C+一顆維他命D放進去,
這些維他命我不會一次吃,而是在一天中分次吃掉(覺得這樣比較好吸收?),
比起原本直接每次從藥罐內拿出來吃,
分出來後好拿、好掌握今日的分量,旅遊要攜帶也OK,覺得很方便!

一格裡面就是每天要吃的維他命份量
品名是:MUJI 無印良品 聚丙烯藥盒/S/約85x66x20mm

放置位置和動線

我們家目前「飲品類」幾乎都放在廚房水槽的上櫃,
原因是動線考量,這裡離喝水的「水源」最近

我們家的飲水水源,就在廚房水槽,可以出冷水和熱水

我們家有安裝3M的廚下淨水器,裝在廚房水槽的左邊,
所以基本上我們要喝水喝飲料,都會到這區來
那麼和「飲水」相關的物件,例如:杯子、茶包、茶壺,還有這篇的重點:每日吃的藥品,
當然也是放在這附近,動線會最流暢!

我們的杯子、茶壺和飲品(茶包…),都會盡量放在飲水水源附近

在安排收納地點的規畫時,也務必要考慮物品的使用情境
就較能判斷放置在哪個位置最順手。

家裡不凌亂的小撇步

綜合以上經驗,可以總結若你希望家裡不凌亂,有下面幾個可以參考的要點:

1.物品都有家

進入你家的物品,都要有它的專屬位置」這是收納的鐵律,請畫三次重點XD

全家人都需要3秒內,就能判斷物品該放哪裡
並且拿取和放回時不會太麻煩
物品才有機會被好好收起,而不是散落在家裡的平台或地面上。

2.臨時出現的物品,也可以有個暫存的家

有些物品就是會暫時出現一下,但也不是常態,
這時不妨可以規劃一個「暫存區」,讓臨時出現一下的物品也有個地方去,
有點像是「緩衝區」,才不至於因為不知道放哪裡,而隨手亂放。
(但如果後來發現該物品太常出現,那可能就要特別規劃專屬位置了)

上圖取自OSAYOSAN出的書,好像沒有中文版,我是買日文電子書
圖中抽屜櫃上的粉紅框框處,就是她家的暫放區

3.有些物品可依照「人」分類,個別管理

除了一些共用的物品外,
其實規劃每個人自己的收納區域,是比較好管理的方式
即使是兩人共用衣櫃,還是可以明確劃分每個人使用的抽屜等等,
讓收納的分類更明確。

結語

以上就是我們家這次廚房上櫃的小小調整,
其實我最近已經比較少在調整收納,但偶爾調整一下好像還是挺雀躍的(笑),
除了讓家裡變美了,順手度也增加很多!

其實我覺得收納的底層大原則,講來講去都差不多(笑)
能真正應用,就能幫生活加分!
若你有興趣,也可從家中容易被隨手到處放的物品開始,
思考是不是有可以更優化的收納方式。

延伸閱讀

致讀者的訊息

謝謝你看到這邊!
我是Aya,正在練習「好好生活」,
期待構築 物質精簡、平凡卻不平淡 的輕盈小日子。
歡迎追蹤「小坪數‧輕盈小日子」FB粉絲專頁IG
一起細品生活滋味 : )

相 關 推 薦 文 章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