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看似牴觸極簡主義邏輯的事情(例如囤貨)時,我常有些矛盾,最終發現重要的不是數量,而是珍惜和最大化物品價值。
分類:
■ 走向極簡
-
-
到中壢老街溪的免廢市集擺攤,結果5分鐘就收攤了!?不用金錢或交換,直接分享物資,唯一的希望是讓閒置的資源能再被利用。
-
禮物卡的好處是可以讓對方可以「自選」實用、喜歡的禮物,不能送紅包卻不希望送到對方不喜歡或會困擾的東西時,是推薦的選擇。
-
使勁倒出最後一滴的保養油;第一次送洗衣服;耍笨而不明不白吹很久弱風的電扇…都是最近因為「珍惜」發生的小事。
-
通常整理的第一步都是「斷捨離」,但其實維持住家整齊的唯一重點是「物品定位」,捨不得丟東西也有機會打造自己理想的住家。
-
買非必需品,更要「不將就」,才能真的感到滿足,並真心感謝這筆錢花的值得。
看看小宅的櫃檯面爭奪戰最後鹿死誰手吧(?) -
分享新家入住一年後的Room Tour照片,還有我對於購屋自住的心得 : )
-
目前的我並無刻意控制自己的花費,只想盡量將資源花費在「值得」的地方。這個想法本身已有助於減少浪費,並發揮金錢真正的價值。
-
周遭的物品都努力在支持我們的生活,有意識地去思量這個物品帶給我們的價值,更加感謝、珍惜、滿足。
-
實行極簡主義提倡的少物生活,好處體現於目前的小坪數自宅。花少一點買房資金,卻也能打造精緻優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