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問探討更深入的「課題分離」問題:明明是對方的課題,理論上是他要承擔,但我也必須一起承擔的話,該怎麼辦?
分類:
生活感悟
-
-
婚姻不該是枷鎖或牢籠。釐清自己的價值觀,守護好自己的生活和界線,期待無論處於人生哪個階段,都能自在、開心生活。
-
對於親近的人,若也做到「有界線的尊重」,也許我們在人際關係中,能更自在地做自己,也能允許他人用他的方式生活。
-
心情平穩時意志力破表,一旦消耗殆盡、想要補償時,就會特別想「犒賞」自己而做出任性的事情。好好生活的起點,就從不讓自己被透支開始。
-
「你的每一次消費,都是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推薦大家建立自己的消費原則,購買你認同的,避開你不認同的,讓世界更好一點。
-
斷捨離對長輩而言是很大的難關,建議幫長輩整理時,將整理重點放在「動線規劃」,放棄丟大量東西或者美觀考量。
-
人生,就是想辦法和自己的課題和平共處,把自己的道路當伸展台,盡可能以自在的方式和步調,美麗地走在上面即可。
-
確診後的後遺症(心悸和喘不過氣),讓我一度失去生活和工作的能力,想記錄下現階段的心情,希望以後更懂得珍惜、更注意健康。
-
因為買房的經驗,我發現要對一件事情減少焦慮,就要讓它「清楚明確」,降低「不確定感」,和大家分享我減少財務焦慮的心得。
-
日常小事也藏著很多值得感謝的瞬間。最近的我慢慢學習看向自己的內在,匱乏感會招致匱乏,先讓心靈富足,也會招來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