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覺得衣櫃裡明明衣服很多,卻永遠少一件?
雖然我不是爆買型的人,
衣服本來就不算是會讓人驚訝的多,但也陸續有在添購,
卻不知為何,怎麼換都不滿意全身鏡前的自己,
就是覺得衣櫃裡的衣服搭起來不對勁,感覺很沒品味、沒質感。
在參加完 個人基因色彩診斷 之後,
雖然了解了自己適合的色系和風格,
我也努力想嘗試新的風格,卻還是沒找到可以進一步突破的要領。直到我買了這本書。
這本由日本造型師 山本昭子 著的:
明明是基本款,卻很歐夏蕾的穿搭術
(本書已絕版,以上連結會連至讀冊二手書)
當時我看到網路上節錄書中片段的文章,一直有點好奇,
最讓我感到震驚的一句話是:
所謂「有品味」,就是穿簡單的衣服,看起來卻很時尚
我才發現,原來是我衣櫃中的「基本款」偏少!
去服裝店時,看上的總是有點花俏或有特色、有設計感的衣服,
有些綴了點蕾絲,有些有蝴蝶結,有些有鑲個水鑽,
但其實這些衣服,彼此非常難搭配,
太有特色的衣服搭在一起,會因為眼花撩亂,反而看起來像亂穿!(崩~潰~)
即使搭配出一兩種方式,但也會因為搭配性有限,最後膩了、不耐看而生厭。
(然後一直覺的自己沒衣服穿無限循環)
不用檢視自己的衣櫃,閉著眼我都知道這就是問題所在,
山本昭子在書中強調,
用簡單的衣服,適當搭配飾品、包包、鞋子,就能有無數種變化+時尚感。
以前的我是非常不注重飾品,也沒想過包包也是穿搭的一環,
但細想在雜誌或IG上看到的覺得有品味的風格,確實常常都會連包包一起入鏡!
所以我開始調整自己的衣櫃,
基本款的衣服,搭配的排列組合多,一件能當多件用,
但要不無聊,就要多利用髮型、飾品和包包、鞋子來強調風格。
以下是書中我覺得讓我很有啟發的點,和大家分享。
修飾重點三部位:脖子、手腕、腳踝

有想過同一件衣服,
為何在服裝店或網拍麻豆身上就很時尚,放在自己身上卻哪裡怪怪的嗎?
這個露出 脖子、手腕、腳踝 的提醒,讓我恍然大悟。
難怪許多服裝店的展示,都會稍微捲袖子。
許多網拍也是,會利用捲褲管、袖子,讓整個人更纖瘦俐落,
尤其捲起來的部分會較寬,反而顯得手臂或腳踝更細,
算是一種非常基本但很重要的修飾重點。
無論搭配褲子還是裙子,都要強調腰身
基本上,上衣和及膝裙,比例是1:1,上衣和長褲則是1:2,
也就是上衣基本上應該在腰處和褲子分界,
所以書中強調衣服要能「紮進下身衣著」。
有些衣服太短或太長,都比較不適合紮進褲子裡,購買時要注意。
飾品的平衡和一致性
平衡的重點:大 x 小
例如:大耳環 x 小項鍊,若這兩者都大,反而過於沉重。
但若兩個都是大的飾品要一起搭也不是不行的,
可以讓配戴位置距離遠一些。
大耳環和大戒指,就不至於太過突兀。
一致的重點:材質給人的感覺像一套的
例如:若是金色項鍊,耳環也選金色,或是兩個飾品都有珍珠…
因為一致性是視覺上協調感的關鍵。
另可以延伸至例如:
鞋子和包包同色系…等,也可以增添一些協調感。
點綴色
若全身都是較素淨的顏色,可以有個小小的亮點,會增添時尚感。
例如全身素面的顏色,綁一條格紋襯衫在腰部,或是只有鞋子是偏亮的黃色…等等,
比起有點保守的穿著,這些小功夫都可以讓整體時尚感提升。
不要穿套裝
若想要給人「會穿搭」的印象,那就不要穿成套的套裝,
而是自行搭配上衣和下著。
並且有個原則是:浪漫風 和 休閒風 的單品混搭,
例如 蝴蝶結上衣+紗裙,會太過甜美,若T-shirt+紗裙,則會較平衡。
這也可以解釋穿的淑女但卻搭配帆布鞋,為何也會顯得協調。
玄關也要有全身鏡
作者建議家裡的房間有全身鏡外,玄關應該也要有,
因為鞋子是左右穿搭風格非常重要的單品。
同樣的衣服,換了不同鞋子即能更換整體氛圍,
所以出門前在鏡子確認全身穿搭,也是很重要的。
結語
以上就是我在書中看到讓我覺得非常有收穫的點。
書上有許多搭配的例子,雖然不一定是我愛的風格,
但作者會解釋「這樣穿搭背後的原因」,
我比較偏向抓住這個原因,去打造我的穿搭風格。
自從看了這本書後,我實行了半年不買衣服的嘗試,
到目前差不多半年,確實我還沒覺得沒衣服穿,
偶爾還會因為發現衣服的新搭法感到開心,這個部分之後再與大家分享喔!
■ 購書可參考:明明是基本款,卻很歐夏蕾的穿搭術
■ 更多努力學習穿搭和衣櫃斷捨離文章:膠囊衣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