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有人跟我一樣,一開始接觸極簡主義(Minimalism)時,可能是因為中文的「極」這個字眼的關係,覺得好像是一個難以達成又極端的目標?加上又看了日劇「我家空無一物」的劇照,有點誤會所謂的極簡是要”極端”到家裡家徒四壁。

所以一開始其實我都不敢說自己在練習「極簡」,頂多說「簡單生活」,好像擔心被貼上極簡標籤,就什麼都得走向極端似的。
極簡主義者的定義

佐佐木典士的<我決定簡單的生活:從斷捨離到極簡主義,丟東西後改變我的12件事!>這本書,作者認為只要符合下面兩項,就是極簡主義者:
1.「真正了解自己需要什麼的人。」
2.「為了真正最重要的人生目標,減少物品數量的人。」
其實重要的不是極端地簡化,而是 簡化後面的那個「目的」。
例如雖然都自稱極簡主義者,但每個人的初衷可能還是不太相同。單純想省錢、注重環保愛地球、想要物質以外的快樂、想要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等等。
每個朝極簡主義邁進的人,有他自己的理由。也因此,極簡主義無須比較、沒有標準、沒有數量限制,只要找到自己的平衡就好。
我的極簡主義

我來分享自己的初衷吧!
之所以想靠近極簡,是因為我的目標是「好好生活」。
踏實地、優雅地、專注地,好好生活。
最近這幾天我才突然回想起多年前的我,是個為了工作拚盡全力的工作狂。當時還大言不慚地說出「我認為工作就是生活,這兩者無須區分」這種話。
當時的我若拿掉了工作,似乎真的找不到什麼深刻的回憶。
後來看了<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開啟了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我希望周遭每件物品都讓我怦然心動、每天活在幸福中
但漸漸地,我發現幸福感的重點不在「物品」,而是更深層的東西,所以陸續接觸了斷捨離相關資訊,最後在接觸到極簡主義時發現,也許這就是答案。
- 重視體驗、時間大過於物質。
- 想透過減少物品,讓環境清爽整潔,減少物品維護的負擔。
- 細細品味、珍惜週遭人事物,少點「缺」什麼的焦慮,多點幸福感。
- 希望心靈平靜、歲月靜好,去除過多的雜物/雜音,想專注在對自己而言更喜歡、更重要的事情上。
這就是我的極簡主義。

本篇推薦書籍:
■ 我決定簡單的生活:從斷捨離到極簡主義,丟東西後改變我的12件事! (博客來 金石堂 讀冊) — 這是讓我比較深層認識極簡主義想法、解開對極簡主義誤會的書
■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博客來 金石堂 讀冊 ) — 這是我的整理啟蒙書,超級推薦給想開始減少物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