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行動,卻自己踩煞車?──當「配得感」低落,連收100元都覺得虧欠

Aya

偷偷放個廣告:Aya家的門簾,獨家販賣中喔!
文章中途「沒有」任何廣告,歡迎慢慢瀏覽~

最近,一個長久以來的課題,開始愈來愈困擾我,
那就是 ––「不配得感」。
(相關詞是「自我價值感低落」、「冒牌者症候群」…等等)。

也就是,我會嚴重低估自己的價值,心底迴盪著「我不配」

其實「不配得感」這件事,我本來就知道我是這類的人,
只是最近隨著我的生活變化,開始正式浮出檯面

雖然已經比以前有自信

從小,我就是個沒什麼自信的孩子。
很仰賴他人給的肯定,
也可能因為他人的評價,讓剛建立起來的一點點自信,一瞬間破碎。

但用極簡主義的方式生活之後,我的價值觀越來越穩定
我對於自己的看法,愈來愈偏向正面,
我開始接受「我就是我」,我努力了解「我」的喜好和特質,
尋找自己真正喜歡的,來取悅自己。

我開始定義自己的「成功」,尋找自己的理想生活,
不再以社會定義的那一套系統,為自己評分,
這讓我開始不再覺得自己「那麼廢」、「那麼失敗」,
也漸漸把關注放回自身,明白我走在自己的道路上,不需要和他人比較

我也開始敢於把自己的意願放在優先,
愈來愈敢於拒絕與表達,不做讓自己不舒服的事。

甚至可以說,現在就是我此生,對於自己最有自信的時刻

但最近我發現,即使是現在這個升級過的我,
依然不擅長「幫自己標價」

被老師唸很久的100元

前幾天,我去上動物溝通的最後一堂課,
這堂課是我們上完第一階段的3天課,進行6週的練習後,
再聚在一起,做成果發表和討論。

我是動物溝通的初學者,
目前把每個個案當作練習,不收取費用,
但老師建議一定要設定報名門檻,
所以我設定了「須至少捐款100元,給流浪動物花園協會」。

而我報告時,提到了這100元,讓老師大‧為‧震‧驚。
她表示以這個時代的物價,和我的付出來說,100元真的太少了!
也有同學跟我一樣,門檻是捐款,但金額是300元。
(後續我也把這個門檻,調整為300元)

令我困惑和深思的是:
為什麼他人認為300元理直氣壯,
而我卻連請他人捐100元,都還感到微微心虛?

自己和他人的天秤

思考過後,我認為問題的核心,很可能是:
即使我已經愈來愈喜歡自己,但有個更強烈的意識是「不可以給別人添麻煩」
為了做到這一點,我甚至「感覺不到」自己在犧牲

我已經愈來愈會保護自己的時間,
但若把自己和他人放在天秤上,也許我更傾向保護他人的時間

所以,即使「動物溝通」這件事情,
我花了大錢去學習、一場動物溝通至少需要花我2小時,也會耗損不少精神。
但這些辛苦對我而言,似乎都不及「來陪我練習的家長的時間」來的重要

無法理直氣壯、客觀衡量自我價值

我擔心我是初學者,狀況不穩定,會浪費對方時間,
因為不想虧欠對方,
我無意識地把自己的付出放得很小,卻把對方的付出放得很大
最後反映在我訂出的報名規則上。

這應該也算一種「討好型人格」的展現,
也許我心底,有想被喜歡、想避免衝突的深層渴望。
也許我認為,反正就100塊,即使我表現不好,家長也不會怪我
也許,若老師沒說要設定門檻,我根本覺得連100塊都不能要。

不配得感=自己不斷踩煞車

最近我遇到愈來愈多,需要「幫自己標價」的狀況,
當我嚴重忽略自己的付出,卻無限放大他人的
這會讓我在執行任何事情、想往前邁進時,都自己不斷踩煞車

配得感低落,讓我在往自己目標前進時,自己踩了煞車

例如,最近隨著FB粉絲團IG追蹤數的成長,愈來愈多廠商來聯繫和接觸,
也開始有我覺得很有興趣的案子,
但當我開始要幫自己定價的時候
不配得感的問題,就開始浮出表面。

業配這件事,雖然我很少做,但也有一點經驗。
我明明知道,我需要在這上面花上多少的努力,也知道一路以來的累積並不容易,
但還是不免把自己的價值,放得非常低,
我怕讀者虧到、怕廠商虧到,卻從不怕自己虧到。

最可怕的是,
現在的我,比起更早期的我,
已經算是有意識地「不做讓自己不舒服的事」
但以上這些低估自己、高估他人的狀況,我甚至不覺得不舒服

背後的心理狀態,也許還是:
我覺得「我不值得」、「我不配」
我不想「給別人添麻煩」、不想「虧欠別人」。

我應該學習,更客觀地定義自己的價值

結語-面對新課題

邊寫下這些,我邊釐清著自己的問題,
但其實,我也還沒想清楚,我該怎麼解決問題。

我只是剛意識到,
「不配得感」其實一直影響著我,也將對我的未來有重大影響
這應該是我接下來,需要面對的課題。

但我並沒有很低落,因為何時開始改變,都不嫌晚
光是意識到、並開始尋找方法改善,就是很大的一步了。

最好的方式,是『共好』

課堂上,看到那100元時,
老師有給我一句話:

「最好的方式,是『共好』」。

沒有誰被犧牲,而是彼此成全
我想,找到這個對他人友好、對自己公平的平衡點,
應該會是我努力的方向吧?

而若你對這篇文章很有共鳴,或者甚至你已經走過了這個課題,
也歡迎留言跟我交流唷!



致讀者的訊息

謝謝你看到這邊!
我是Aya,正在練習「好好生活」,
期待構築 物質精簡、平凡卻不平淡 的輕盈小日子。
歡迎追蹤「小坪數‧輕盈小日子」FB粉絲專頁IG
一起細品生活滋味 : )

相 關 推 薦 文 章

6 留言

2025-07-30 - 9:04 上午

我也會欸……雖然沒有什麼為自己訂價的經驗,但是真的很常為了不要麻煩別人自己硬撐,比較看不見自己的需求(哭)

回覆
Aya 2025-07-30 - 4:10 下午

原來我不孤單…
我覺得「不要麻煩別人」,好像真的是我的魔咒QQ

回覆
Asa 2025-07-31 - 9:25 下午

我也會ㄟ……
看到妳的文字敘述就像是在說我呢!這也是我要好好學習的課程!

回覆
Aya 2025-07-31 - 9:36 下午

謝謝Asa讓我知道我不孤單,一起加油!!!

回覆
2025-08-01 - 3:56 上午

喜歡[共好]這個詞,也喜歡妳對共好這個詞的註解,我覺得我們七年級生,多少有被當初的職場環境制約,覺得多付出是必要的?
和一些年輕人工作過後,學到有額外的技能應該就是要多報酬才對,不能被認為理所當然,因為這些技能是我們自學或認真累積後的,如果我能為公司或工作加分,理應有值得的回饋才對。共勉之~

回覆
Aya 2025-08-01 - 11:50 上午

謝謝喵兒~
其實反思後,我也覺得當時職場的價值觀,對我影響挺大,就像妳說的,當時的我們會覺得「多付出是必要的」,把這些看得理所當然。
我也記得當時老闆曾在會議上說「xxx堅持要把假休完,他適合當主管嗎?」,也許不知不覺間,還是把這些價值觀,放進了腦袋裡。
不過從現在開始也不晚,我們都值得好好被對待,就從自己開始!

回覆

歡迎留言